中照网logo

新闻

最新新闻

>首页>文章>正文

光影赋能城市美学!2025深圳光影艺术季背后的照明行业创新实践

2025-11-24   

中国照明网报道

948

导语: 当照明技术突破功能照明的边界,便成为城市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2025深圳光影艺术季福田区主会场以「日常微光」为主题,在福田中心区北中轴打造的一公里光影艺术长廊,不仅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更堪称照明行业技术创新、设计融合与场景应用的集中展示。从2025年11月13日至2026年1月11日,14件光影作品、多元主题活动与商圈联动,全方位呈现了照明技术如何为城市注入温度与活力。

  当照明技术突破功能照明的边界,便成为城市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2025深圳光影艺术季福田区主会场以「日常微光」为主题,在福田中心区北中轴打造的一公里光影艺术长廊,不仅是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更堪称照明行业技术创新、设计融合与场景应用的集中展示。从2025年11月13日至2026年1月11日,14件光影作品、多元主题活动与商圈联动,全方位呈现了照明技术如何为城市注入温度与活力。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117_274.jpg

  技术创新:照明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123_882.jpg

  本次光影艺术季的核心亮点,在于照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无缝衔接,展现了行业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王郁洋的《人造月》采用数千盏节能灯构建月亮形态,通过精准的光学设计模拟月光的清冷质感,既实现了低能耗运行,又营造出诗意的夜间景观,体现了节能照明技术在大型艺术装置中的成熟应用;

  温秋雯的《闪光鱼灯》则将非遗纸雕技艺与现代照明技术结合,内置的微型LED光源既保证了光线的柔和均匀,又避免了传统光源的热量损伤,让纸质载体在夜色中呈现灵动光影,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135_569.jpg

  互动照明技术的创新应用更是亮点纷呈。张增增的《回家的光》通过手摇发电装置控制LED光源的点亮节奏,将能源转化与情感表达相结合,让观众在互动中感受光的温度;

  《光语连廊》采用星空式点光源布局,配合可编程控制系统,在日落后的蓝调时刻呈现出渐变光影效果,既满足了美学需求,又兼顾了行人照明的功能性,实现了艺术表达与实用价值的统一。

  场景革新:24小时照明的全时段设计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146_877.jpg

  不同于传统夜间照明项目,本次艺术季创新采用“24小时全时段”体验模式,对照明设计的场景适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行业提供了全时段照明设计的参考范本。白日场景中,照明设计以“补光”为核心,通过漫反射光源弱化阴影,让《鹏城无处不飞花》等装置在自然光下依然保持色彩饱和度,实现了光影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黄昏时段,采用低亮度暖光过渡,避免了自然光向人工光转换的突兀感;夜间则通过主次光源的分层设计,重点突出核心艺术装置,同时以柔和的环境光保障游览安全,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夜间光环境。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150_682.jpg

  这种全时段照明设计,不仅突破了“照明=夜间照明”的行业固有认知,更拓展了照明的应用场景边界。从日间的辅助呈现到夜间的核心表达,照明技术成为贯穿全天的艺术语言,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光环境设计提供了新范式——既满足不同时段的功能需求,又通过光影变化传递情感价值,让城市空间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交替中焕发持续活力。

  行业联动:照明生态的协同共创

  本次光影艺术季的成功落地,离不开照明行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力,展现了“照明+”生态的多元价值。在核心装置创作中,照明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产品供应,从节能LED光源到智能控制系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硬件保障;索尼等科技品牌则通过《索尼镜头快问快答》等互动装置,将影像技术与照明设计结合,拓展了光影艺术的表达形式。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201_796.jpg

  商圈联动环节更是照明行业赋能消费场景的生动实践。福田区多家热门商圈推出的“光影欢乐购”活动,通过照明氛围营造提升消费体验——商场内外的主题照明装置吸引客流,门店内的定制化光环境优化商品展示效果,配合打卡送礼、专属折扣等福利,实现了“照明+商业”的双赢。此外,20+知名品牌的参与,让照明技术从艺术场景延伸至餐饮、零售、酒店等生活场景,既丰富了照明行业的应用场景,也为品牌带来了新的营销增长点。

  行业启示:照明行业的未来方向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205_377.jpg

  2025深圳光影艺术季福田主会场的实践,为照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多重启示。

  其一,艺术化表达成为照明设计的核心趋势,照明不再是单纯的功能供给,而是通过光影语言传递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成为城市文化IP打造的重要支撑;

  其二,技术创新是核心驱动力,节能光源、智能控制、互动感应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照明效果,更拓展了照明的应用边界;

  其三,跨界融合是必然选择,照明行业与艺术、商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联动,能够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

  其四,绿色节能是底线要求,从《人造月》的节能灯应用到全场景的低能耗设计,践行了“低碳照明”的行业责任。

微信图片_2025-11-24_094209_217.jpg

  这场以“日常微光”为主题的光影盛宴,既是照明技术的集中展示,也是行业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未来,照明行业将继续以技术为基、以艺术为魂、以场景为媒,在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商业赋能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让光影不仅照亮城市空间,更温暖人的心灵,为打造更具温度与活力的城市生活贡献行业力量。

编辑:严志祥

来源:深圳光影艺术季

热门文章 换一换

中国照明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黄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照明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照明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职业照明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