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选方法
Method of selection
评选方法
评审规则
2021“白玉兰照明奖”评审分为初审和终审两个阶段,采用盲评的新型评选方式,即隐藏参评企业或个人的信息。
初审评审委员根据各个类别奖项的评审标准进行打分,由评分的高低决定是否入围终审阶段。终审阶段评审委员根据各个类别奖项的评审标准进行打分,最终结果将按分数由高至低授予金、银、铜奖、优秀奖等。
规避原则
评审过程中,如参赛项目来自评委所在公司、关联公司或直接竞争对手,该评委将规避该案例的评审过程,不参与评分。
评审流程
- 1) 资格审查:白玉兰照明奖组委会在申报单位提交申报项目以后,组委会对申报奖项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主要审查:申报资料完整性,是否符合申报条件,是否申报时间内申报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组委会会及时通知申报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否则组委会有权取消该项目的申报资格;
- 2) 奖项初审: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由白玉兰照明奖初审评委组进行评审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分,按照分数由评分的高低决定是否入围终审阶段;
- 3) 奖项终审:终审评委对入围的申报项目进行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取平均分,将按分数由高至低授予相应奖项;
- 4) 奖项授奖:评审结果经白玉兰照明奖组委会终审后,将组织颁奖,授予证书、奖杯,并通过媒体对外发布。
评审标准
采取评审打分制,总分100分。
工程设计奖
创意创新性
- 1)设计理念的超前性/新颖性(对该项目的解读及创新粘性等亮点提取);
- 2)材料及产品/技术的创新使用(图片及创新点解读);
- 3)创新处(细节)效果(设计理念与建成效果在创新上的延展性)。
功能/技术合理性
- 1)是否达到国家绿色环保标准;
- 2)光源选用原则、标准及产品选用表、照明及光效表(和国家标准对比)等。
适用性及美观性
- 1)后期维管方案;
- 2)设计是否能与周边系统充分融合;
- 3)设计的实用(能解决场景中的什么问题);
- 4)设计的感性体现(设计为使用者在趣味、情感及文化上的细节体现);
- 5)设计的呈现最终效果。
复杂性
- 1)设计概念的可操作性;
- 2)设计效果图与最终呈现效果的差异对比;
- 3)项目难点、挑战及解决手法。
安全措施
加分项:是否荣获过国际奖项
科技创新奖
创新及先进性
- 1)创新度: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点及亮点;
- 2)先进性:国内外同类技术和产品相比较,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性能参数、技术指标等所处的水平。
功能性及经济性
- 1)使用价值(ⅰ实际操作、使用、安全及维护方面;ⅱ满足或补充了场景的哪些不足或者为场景提供了哪些亮点。)
- 2)实用性:产品基本功能:参数及设计的合理性和美观性等,是否符合现有标准;
- 3)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程度;
- 4)进一步开发推广的适用性;
- 5)知识产权:拥有相关知识产权的情况,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
安全措施
加分项:是否荣获过省级以上科技奖项
卓越人物奖
行业影响及成就
- 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取得的个人荣誉,完成的项目或科研成果质量,出版的论文、专著,研发的产品专利等。
规模及业绩
- 参与的项目有较高的规模或影响力,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社会责任及声誉
- 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具有良好的口碑,乐于奉献和分享,为行业发展出了相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