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ST研发出可提高Micro LED效率的外延新技术
2023-03-27
中国照明网报道

18995
导语: 3月22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电气电子工程系Sang Hyeon Kim教授的研究团队,重新研究了Micro LED(μLED)的效率下降现象,并发现可通过外延结构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月22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电气电子工程系Sang Hyeon Kim教授的研究团队,重新研究了Micro LED(μLED)的效率下降现象,并发现可通过外延结构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据悉,Micro LED的制造需通过刻蚀工艺,将晶圆上生长的外延结构切割成圆柱体或长方体形状而形成,刻蚀工艺同时伴随着基于等离子体的制造工艺。然而,这些等离子体会在Micro LED像素制造过程中在像素侧壁形成缺陷。
随着像素尺寸变小和分辨率的提高,像素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增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器件侧壁缺陷将进一步降低Micro LED的器件效率。目前,已有大量侧壁缺陷减轻或去除的相关研究,但这种方法的效果有限,且必须在外延结构生长完成的后处理阶段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Sang Hyeon Kim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在Micro LED器件运行期间,基于外延结构,流向Micro LED侧壁的电流存在差异。通过该发现,该团队构建了一种对侧壁缺陷不敏感的外延结构,以解决Micro LED器件小型化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与现有外延结构相比,本次提出的结构使Micro LED器件在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减少了约40%,这对于超高分辨率Micro LED显示器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具有不同厚度量子势垒( quantum barriers)的外延结构制成的Micro LED在电流运行时的电致发光分布图像

相同光量下不同外延结构的器件热分布图

按尺寸优化的外延结构所制造的μLED器件的归一化外量子效率
Sang Hyeon Kim 教授表示,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找出Micro LED效率下降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效率下降是Micro LED微型化面临的障碍,通过外延结构的设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期待未来这项技术研究将应用于制造超高分辨率显示器上。
这项研究已于3月17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编辑:严志祥
来源:LEDinside编译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照明网"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国照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2.凡第三方提供的稿件资料或转载的文章,目前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评论
在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