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照网logo

设计

第四空间·Plusminus照明系统的五种特性

2022-11-22    

中国照明网报道

8756

导语: 在慕尼黑Residenzstraße大街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普莱辛宫中,一颗玻璃球悬挂在漆黑的水池上方,它的反射光如同月光一样在深处移动,这就是“第四堵墙”。

  在慕尼黑Residenzstraße大街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普莱辛宫中,一颗玻璃球悬挂在漆黑的水池上方,它的反射光如同月光一样在深处移动,这就是“第四堵墙”。

  设计师Stefan Diez打造的临时艺术场所——第一个装置突出了他为Vibia设计的Plusminus照明系列的多功能性和美感。

微信图片_20221122110827.jpg

©Monika Hoefler

  在整个空间中,Diez工作室打造了五种装置,展示出Plusminus的创造性潜能。Plusminus是一种全新的照明系统,它用灵活的导电纺织带替代隐形电线。灯具可以在纺织带的任何地方固定或断开,Plusminus也因此实现了光线的任意流动。

©Monika Hoefler

  每个装置突出照明系统的不同要素,并且都被安装在五扇窗户的框架之中,这些窗户面向普莱辛宫200平方米的空间——一个被拆除的商店空间,只剩下粗犷和赤裸。

  第一个装置以一系列14米长的带子为特色,它们划过天花,然后垂下来变成垂直聚光灯。

  第二个装置就发挥了设计的情感价值。在这里,一系列灯球吊在隐藏于天花中的电线上,它们位于漆黑的水池上方,水面承接并反射每盏灯的光,使其随着水的运动而荡漾。每盏灯之间的带子随着自身重力下垂,创造出由两个简单元素构成的情绪化灯光群。

©Monika Hoefler

  第三个装置利用Plusminus的线性照明,将带子拉成尖锐的、有棱角的形状,悬垂在水面上方。当带子弯折地穿过房间时,光线标记出其路径。

©Monika Hoefler

  椎体照明构成第四个装置的核心,带子以精致的形式下垂,对应并补充灯的几何形状。在所有装置中,每个灯具都采用微芯片,这意味着Diez可以对灯具进行单独设置,从而编排整体灯光的移动。Plusminus将光从电网中解放出来,使设计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空间中的灯光。

微信图片_20221122111314.jpg

©Monika Hoefler

  第五个装置是最朴素的,聚光灯被安置在空间中最小的窗户上。普莱辛宫受到德国法律保护,因而对空间的任何干预都必须是谨慎的、轻微的、最小化的。得益于Plusminus的适应性,以及纺织带确保装置不具有侵入性,Diez才能够仅仅通过光线就使空间完全改变。

微信图片_20221122111343.jpg

©Monika Hoefler

  “第四堵墙”旨在鼓励公众参与设计,Diez将空置的零售空间转变为面向公众的实验性设计。顾名思义,“第四堵墙”是设计与城市面对面交流的场所。

  根据这些目标,Plusminus展示了伟大的设计是如何照亮并提升它所触及的任何事物的。通过对纺织品形式的精心编排以及运动的光线所营造的气氛,“第四堵墙”将空旷的空间幻化成充满设计感的世界。

微信图片_20221122111501.jpg

©Monika Hoefler


  Photography: Monika Hoefler

  Lighting design: Matthias Singer




编辑:何美玲

来源:谷德设计网gooood

标签:灯光装置  艺术  沉浸式  

扫一扫
二维码
  • 手机网手机网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Top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评论

在线评价

表情

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

发表评论

smile
中国照明网官方在线QQ咨询:AM 9:00-PM 6:00
广告/企业宣传推广咨询:
活动/展会/项目合作咨询: 市场部
新闻/论文投稿/企业专访: 李先生
媒体合作/推广/友情链接: 市场部

中国照明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

中国照明网照明设计师交流群:2223986、56251389

中国职业照明设计师QQ群:10286914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