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陈空间的光叙事体系重构 ——基于肇兴侗族非遗文化展陈空间的照明系统重构与创新实践
2025-05-28
中国照明网报道
作者:金明

50467
导语: 本研究突破传统保护导向的照明,构建"文化基因--人因工程优化"框架。通过侗族刺绣、银器锻造、植物染、侗族鼓楼四大非遗展厅的照明系统升级实证,实现典型纹样辨识度基准值提升,表面反射光干扰率下降等技术指标,建立具有可复制性的非遗光环境设计。
摘要:本研究突破传统保护导向的照明,构建"文化基因--人因工程优化"框架。通过侗族刺绣、银器锻造、植物染、侗族鼓楼四大非遗展厅的照明系统升级实证,实现典型纹样辨识度基准值提升,表面反射光干扰率下降等技术指标,建立具有可复制性的非遗光环境设计。提出基于材料光学特性分型的光敏度及视觉舒适度综合指数评价,为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学科的照明工程、通过多光谱与电子快门数字影像采集的视觉传播综合解决方案,AI图片生成互助应用。
(研究背景与工程紧迫性:针对民族地区文化展馆普遍存在的照明系统设计不当、灯具光衰严重导致的照度不足(<200>1:3)等问题,本研究基于"72小时工程攻坚"(二夜多班组连续作业模式)追时间节点,通过多模态模块化照明系统集成改造,同步实现展陈光环境参数优化(照度维持值≥300Lux—500LUX,色温容差±200K,显色指数Ra≥90),达成游客沉浸式观展体验与专业级影视摄录制需求(4K HDR摄制标准)双重技术目标,有效构建民族文化可视化传播技术体系,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模态表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照明系统设计;叙事性光学理论;人因工程学原理;侗族传统工艺(刺绣/银饰/蜡染);鼓楼建筑艺术特征;基于低频灯光与电子快门同步技术的动态照明算法;室内外照度调控算法;兼论摄影摄像数字化记录光环境需求:AI生成图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验证的八类功能分区架构如下:(1)游客接待中心;(2)核心展陈区;(3)文献典籍典藏区;(4)微缩建筑模型展示区;(5)民俗生活器具陈列区;(6)传统议事戏曲鼓楼区;(7)蜡染工艺技术展演区;(8)商业空间照明优化模块。各功能区域均需建立差异化的照明参数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验证功能分区对照表(照明数据待补充)



为满足不同展示和使用需求,各功能区域必须构建具有差异化的照明参数体系。例如,游客接待中心的照明需求可能倾向于明亮且便于导航,而核心展陈区则可能需要更为精细的照明以凸显展品细节。文献典籍典藏区的照明设计应考虑低照度和低紫外线辐射,以保护文献免受损害,而蜡染工艺技术展演区则需采用能够强调色彩和纹理的照明系统。商业空间照明优化模块则应着重考虑吸引顾客和展示商品的照明效果。每个区域的照明设计应基于其特定功能和展示内容进行定制化。通过AI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多角度拍摄照片并利用图像生成软件(如即梦APP)进行照明效果的模拟,可以明确展示所需照明及灯具配置,从而弥补设计规划图纸的不足,并缩短施工期间的沟通时间。
(1)游客接待中心建筑空间解析:主体结构内外采用原木装饰体系,室内设置六根实木承重立柱,建筑平面由入口过渡空间、刺绣工艺展示区及银饰文化展陈区三大功能分区构成,总空间尺寸为20m(L)×8m(W)×6m(H)。照明系统采用复合型光环境设计策略,以自然采光为主导,结合辅助装饰照明实现差异化光效控制。基于人因工程学原理,各展区实施分级光学叙事方案:
空间功能划分为大厅主入口通道、刺绣工艺展区及银饰文化展区。本设计思考建立基于刺绣与银饰材料光谱反射特性的数据分析(侗族传统刺绣及银饰纹样)。刺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布料采用植物染色工艺呈现高饱和度深色特征,光学敏感度明显著低于银饰材料高反射,两区域展示品反射系数差异几乎达100%,需实施分段光源配置方案。经实地观测,原刺绣展区存在照度不足(均值150 lux)及光源色温混杂问题,展陈民族服饰人体模型展示调整离墙约50里面,是为了有效规避投影干扰到墙面影响观感。混搭安装双色温半聚光射灯(3200K/5600K),该参数设置已考虑包含自然光光谱补偿。重点展品区实施高精度布光增强方法,针对强调三鱼共首多色绣、鼓楼金绣等展品,照明改造工程新增30组传统竹艺吊灯,12组50W 5600K竹艺造型灯作为该区域主照明,增加20只轨道灯,采用10-30°可调角度半聚光,针对刺绣织物布料展品表面照度提升至300±20 lx。纹理以及立体得到提升。
本研究将空间功能划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大厅主入口通道、刺绣工艺展区及银饰文化展区。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刺绣与银饰材料光谱反射特性的数据分析框架,专注于侗族传统刺绣及银饰纹样的研究。刺绣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布料通常采用植物染色工艺,呈现出高饱和度的深色特征,其光学敏感度显著低于银饰材料的高反射特性。研究发现,两个展区展示品的反射系数差异接近100%,因此,实施分段光源配置方案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现场观测,我们发现原刺绣展区存在照度不足(平均值为150 lux)以及光源色温混杂的问题。为了有效避免投影干扰到墙面,影响观感,展陈民族服饰人体模型展示时,调整离墙距离约为50厘米。我们采用了混搭安装双色温半聚光射灯(3200K/5600K),该参数设置已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光谱的补偿。在重点展品区域,我们实施了高精度布光增强方法,特别针对三鱼共首多色绣、鼓楼金绣等展品。照明改造工程新增了30组传统竹艺吊灯,12组50W 5600K竹艺造型灯作为该区域主照明,并增加了20只轨道灯,采用10-30°可调角度半聚光,将刺绣织物布料展品表面照度提升至300±20 lx。通过这些措施,展品的纹理和立体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银饰展区反射峰实施眩光控制拆除原有立柱上直射的泛光照明灯,以减少光对金属及人眼观看是产生的各种炫光,处理不必要的光污染源,按分区照度优化方案使展陈区与现场制作区分别达到200lux-500 lux标准值,加工区照度提升至98.2%。创新性采用5600K高色温射灯,在控制原有的泛光照明后,银饰照度明显降低,细节还原度能清晰观看到纹样细节,针对刺绣织物布料主波长与银饰反射峰设计独立照度光谱补偿单元,银饰上纹样细节还原度达98.5%。主照明吊灯使用---只,平均照度300lux-500lux。银匠加工展示区工作台面水平照度按照实物修复操作台面700lux范围,使用顶光和前侧顶光两组,尽可能大光比突出观赏时清晰度。墙面两幅较大尺寸装裱好的银饰,考虑到玻璃对光折射,对人眼引起眩光影响观赏,这里使用5600k高色温射灯交叉布光,在突出纹样同时加了一只低色温3200k射灯增加银饰立体辨认度。
(三个区域吊顶主照明灯离地高低错落将主通道入口(吊顶向下1.2cm)与两侧(吊灯向下1.5cm)分开,地面每平方实现均匀垂直照度300LUX±。)
(2)核心展陈区:由文献典籍典藏与微缩模型两大单元构成。封闭式室内展厅承载丰富展陈内容,需构建均匀舒适的整体光照环境,重点强化核心展品区域及图文说明墙面的视觉引导效果。通过天花矩阵式排布多列长条形LED照明系统,使空间垂直照度稳定维持在300lux以上。针对原墙面筒灯高亮度产生的硬质眩光干扰,采用柔光介质全覆盖处理,既消除摄影摄像时的大光比现象,又确保墙面字画在柔和光线下保持清晰可辨。典籍藏区特别配置4500K±50暖白射灯(应选防紫外线LED光源),精准控制水平照度至70lux,在清晰呈现侗族纸质封皮肌理纹样的同时,最大限度延缓文献载体褪色老化,达成文化遗产保护与视觉观赏需求的双重平衡。
侗寨鼓楼模型展陈,运用三维布光实施剖面照明用窄光束射灯,精准聚焦瓦片细节,增强立体感,同时避免光线溢出展区。轨道射灯远近光位覆盖,利用光影呈现鼓楼模木质结构,勾勒出檐角、斗拱部位榫卯结构,防眩光,射灯组成"品"字形光渐变投射30°、45°、60°,实现光斑虚实过度照明。整体照明既突出了鼓楼模型的建筑特色,又确保了展陈空间的视觉舒适度。
(3)民俗生活器具陈列区:这处沉浸式展陈空间内,墙面环绕着浓郁的侗族文化符号,中央圆柱形主题展台,内错落陈列着侗族大歌演唱时,使用的各类伴奏乐器,展区通过悬浮式条灯构建全域光照,将基础照度提升至500lux±50区间。核心展陈区特别配增加360°内透光柱形灯箱,搭配可调角度3W LED射灯阵列,采用小角度窄光精准勾勒乐器肌理,使展品表面照度稳定在300lux+50标准。文化墙上特别强调了对重要文化符号的照明调整,与中央光柱共同构建出虚实相生的光影美学体系。
(4)蜡染工艺技术展演区;蜡染区、制作区
蜡染区:作为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蜡染工艺房,此空间弥漫着古朴的韵味,是体验蓝白艺术匠心的场所。内设有染缸、蜡染池等,以及展示的蜡染布料,昏黄的灯光与通道旁的立柱共同守护着这份古老技艺的传承,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浸染操作区以暖黄色调为主,营造出一种古朴、温馨且富含文化气息的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层次与差异,避免了强烈光线对传统氛围的破坏。主照明采用编织感吊灯与LED灯带相结合,提供均匀柔和的照明,确保空间垂直照度达到300lx±。立柱上垂直安装了小型壁灯,灯光沿着柱体向下投射,勾勒出柱身轮廓,增强了蓝白图案在柱体上的立体感,使立柱成为装饰焦点,与顶部和墙面的蜡染展示相得益彰。将视觉焦点引向靛蓝染料捅区,采用多组可调轨道窄光束射灯阵列,以800lux±的水平照度垂直照射,强化染缸和蜡染池的视觉效果。针对悬挂和墙面的蜡染布重新设计,展示色彩鲜明、图案协调的蜡染作品,以突出其精细的纹理与色彩层次。通过调整射灯的角度与亮度,精确投射光线,凸显蓝白图案中的文字“多喜乐、长安宁”。在蜡染晾晒区,布料的褶皱和花纹细节处,应用多条隐藏式暖色LED柔灯灯带和轨道射灯,嵌入悬吊于上方的横梁之间,营造出蜡染布在自然风中摇曳时,灯光照射下边缘明暗变化的立体感。染缸区域采用局部照明,突出波光粼粼的特效纹细节。
制作区:非遗传承人展演区特别设计了双层柔光膜结构,通过二层楼顶面平板灯加柔光膜处理,向下照射以实现照度的二次提升,精确提升蜡染制作互动体验区工作台绣娘面部的照度。内层3000K\800lux的基础照明与外层5600K\500lux的光灯相结合,形成立体化的光环境。采用多条LED灯带隐藏于顶部原木上方,模仿自然日光,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泛光效果。为解决摄影摄像时因室内外大光比导致的技术问题,确保拍摄时不会因突然改变光圈和电子快门设置而影响画面质量,大部分LED光源都具有低刷新率,这对高质量拍摄画面产生不利影响。鉴于环境布景的复杂性和光源的多样性,为每个区域都定制了不同的照明方案。整体区域照度达到650lux±50的混合照明,以满足参观者在蜡染实操过程中的视觉需求。
(5)鼓楼区传统议事戏曲;
鼓楼区,作为照明提升中重要的部分,其照明设计在历史氛围复现与现代展示功能适配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此设计深度考量建筑美学、光学原理及文化传承等多维度要素,致力于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谐交融。
在鼓楼内部空间的照明布局上,暖色调灯光的运用成为营造古朴神秘氛围的核心策略。团队精心选用色温在 3200K - 4500K 区间的暖色温光源,该色温模拟黄昏时分自然光的光谱特性,显色指数(CRI)大于 90。最初尝试引入性能优良的广东时光电子生产的全光谱LEDSG-L 250 LED 平板灯,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但因其在隐蔽安装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建筑空间对灯具隐蔽性的严苛要求。经过多轮测试与方案论证,最终在主照明区域选定COB 四眼 圆形补光灯具。有效减少灯具体积,更便于隐蔽安装。通过对光线传播路径及反射特性,最终确定顶部布置 16 只 200W 的 LED 投光景观灯具与 12 只 LED 四眼COB面光补灯。灯具沿斗拱外侧巧妙设置,利用光线反射与向上投射的方式,实现均匀且柔和的光照效果。使鼓楼内部光线均匀分布,有效规避眩光对观众视觉体验的干扰,同时确保鼓楼内部整体照度维持在 300lux,符合室内照明标准。
针对鼓楼内部主位背景装饰物的照明处理,采用隐蔽式灯光设计。对背景及物品进行精准打光,将背景整体均匀照亮至 100lux 的水平照度,确保在主位交流场景下,人物面部表情及服饰细节得以清晰呈现。为优化主位区域光照质量,对主照明灯光进行深度柔光处理。采用柔光扩散板等柔光硫酸纸附件,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与分布,严格控制灯光投射角度不超过 45°,防止眩光产生,保障观众的沉浸式观赏体验。在主位两侧,鉴于光源距离与角度问题易导致面部高光与阴影现象,对两侧 COB 光源实施二次柔光处理。降低因高明度光照引发的阴影效应,减少对鼓楼内圈观众视觉感受的不良影响。综合考量白天自然光与室内照明的光比差异(如阴天时,室内照度约 70lux,室外照度约 1300lux),通过运用定点照明技术,实现对人物面部表情与服饰细节的精准呈现,在保证鼓楼内重点区域照度白天达到 500lux - 800lux 的同时,有效平衡拍摄场景中的光比,提升拍摄技术质量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在鼓楼内外部照明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结构与材料特性,采用 “同色同材质” 的管线隐藏设计理念,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降低照明设施对建筑原貌的视觉干扰,维护传统建筑的完整性与纯粹性。鼓楼区照明设计通过现代照明技术的创新融合对传统建筑风貌的尊重与保护。
参考文献: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国标202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博物馆级展陈照明规范






编辑:严志祥
来源:贵州电视台
作者:金明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中国照明网"的文章,版权均属中国照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
2.凡第三方提供的稿件资料或转载的文章,目前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热门文章 换一换
- 1技术破局,光负离子重塑光健康生态——LNOI lighting多功能健康灯具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
- 2欧普照明SDL智慧光谱荣登2025年《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单,引领智慧照明新趋势
- 3聚全球智慧探场馆发展路 献湾区方案赋能文化创新
- 4观众预登记|2025深圳国际照明展开幕在即,观众预登记火热进行中
- 5宜美照明发布全光谱灯具,以自然之光守护双眼健康
- 6武汉大学联合欧普照明全球首发SDL淡彩光情绪图谱,引领彩色照明标准化
- 7明日开播!欧普浴霸漠河极寒挑战终极预告
- 8江西好委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关于永丰县城镇路灯节能更新改造项目(一期)(项目编号:JXHWT2025-G0923)电子化公开招标公告-采购/资审公告
- 9东方1号路周边小区路灯恢复工程竞争性磋商公告-采购/资审公告
- 10卫辉市城区路灯照明系统智慧化升级改造及能源托管项目-采购/资审公告
- 11南庄镇主干道路灯照明设施修复提升项目(第二期)施工第一标段中标结果公示-交易结果公示
- 12“十四五”城乡市政运维提升工程-2025年慈溪市交通“三治”重点路口优化渠化治理工程(中、西部三塘横江安全防护工程)-照明部分招标公告
- 13嘉善县姚庄镇俞北村道路硬化及亮化项目招标公告
- 14浙江耀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仙居县经济开发区园区路灯照明设施养护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 15杭州富阳区新登镇智能智慧路灯项目招标公告
- 16保山市隆阳区城市照明设施能源费用托管与综合管养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17杭州湾大桥重点路段照明设备改造工程-交易结果公示
- 18太湖图影绿道亮化工程-交易公告














廖小姐
中国照明网网友交流群:2223934、7921477、9640496、11647415